close

維斯教堂(Wieskirche,全稱Wallfahrtskirche zum Gegeißelten Heiland auf der Wies,

意為「維斯受鞭打的救世主朝聖教堂」),位於德國巴伐利亞邦史坦加登(Steingaden)鎮維斯區,

於1745年至1754年由約翰·巴普蒂斯特·齊默爾曼(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)

和多米尼庫斯·齊默爾曼(Dominikus Zimmermann)兄弟設計建造,他們都是德國洛可可風格的畫家和建築師。

維斯教堂採用了當時流行的洛可可設計,因相傳教堂內的救世主像曾落淚而成為聖地,

是一座雄偉的朝聖教堂,其室內裝潢相當出色,1983年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。

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 

1.JPG

停車場旁的紀念品店有廁所

2.JPG

這邊的廁所要收費,一人0.5歐元

領隊說如果不急的話,可以再忍一下,下一個景點有免費廁所

在威斯教堂停留半小時,坐車二十幾分鐘到下一個景點

我們三個人都沒有很急,所以決定再忍耐一小時去下一站上廁所

3.JPG

新天鵝堡在附近,這邊有賣新天鵝堡的紀念品

4.JPG

 

5.JPG

從停車場走到威斯教堂約一百多公尺

6.JPG

往威斯教堂的路上有一間小教堂

不曉得這是不是威斯教堂的前身?

因為來朝聖的人太多才又蓋了威斯教堂

7.JPG

威斯教堂是18世紀德國宗教建築中的顛鋒之作,又被稱為~巴伐利亞草原奇蹟

8.JPG

威斯教堂旁有餐廳&紀念品店

9.JPG

 

10.JPG 

 

11.JPG 

威斯教堂在1983年被世界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文化遺產

12.jpg

教堂免費參觀,開放時間:8:00~(冬)17:00/(夏)19:00

歐洲夏令時間(日光節約時間):3月最後一個星期天~10月最後一個星期天

13.JPG

教堂外觀很樸實,裡面就像是另一個世界,讓人驚豔讚嘆,好美好美

14.JPG

威斯教堂是洛可可風格,好華麗

15.JPG

天花板的濕壁畫是必看重點!有「天堂之門」的稱譽

使用3D畫法,無論人走到教堂哪邊,都會看到這個門朝向自己,象徵天堂之門永遠為你而開

天花板其實是平的,Johann Baptist Zimmermann高超的繪畫技巧,看起來會有拱頂的錯覺

16.JPG

 

17.JPG

 

18.JPG

 

19.JPG

維斯教堂中供奉的是一尊受鞭打的救世主雕像,由帕特爾·馬格努斯·施特勞布(Pater Magnus Straub)

和盧卡斯·施魏格爾(Lukas Schweiger)兄弟於1730年在上巴伐利亞的史坦加登修道院雕刻完成。

傳說1738年6月14日,維斯的一位名叫瑪麗亞·洛呂(Maria Lory)的女農民在救世主雕像的眼睛中看到了幾滴眼淚,

消息傳開以後,很快引來了禮拜和朝聖的人潮,人們蜂擁前往一睹傳說中流淚的救世主雕像,

為了滿足人們的需求,維斯建造起了一座小型的禮拜堂,它就是維斯教堂的前身。

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
20.JPG

 

21.JPG

1983年維斯教堂入選世界文化遺產名錄,1985年至1991年花費了1060萬馬克進行整修。

現在每年有超過一百萬人來到這裡,教堂內經常性地舉宗教音樂會。5月1日是維斯每年朝聖的開始,

而每年的6月14日和接下來的星期日則是「耶穌的眼淚」節,以紀念救世主雕像落淚奇蹟的發生和維斯聖地的建立。

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
22.JPG

這裡使用的蠟燭好美

24.jpg

二旁的走道擺滿來自世界各地的許願信

25.JPG

祈福蠟燭一支1歐元,和平常看到的蠟燭不太一樣,是中空的

26.JPG

 

27.JPG

 

28.JPG

教堂大門上方的管風琴建於1957年

29.JPG

教堂入口處也有賣蠟燭

30.JPG

一支1歐元,蠟燭上有威斯教堂或耶穌的圖案,可以買回家做紀念,不能帶進去教堂裡點燃!

31.JPG

離開威斯教堂,坐車前往下一站~Oberammergau奧伯拉瑪高(壁畫村)

下車後領隊先帶我們去Passionstheater上廁所(免費)

後來上網查才知道Passionstheater是耶穌受難劇劇院,可容納4700人

每隔十年演出大型耶穌受難劇,下一次的演出預計是2020年

32.JPG

Oberammergau奧伯拉瑪高以壁畫、木雕、耶穌受難劇三項特色聞名於世,被稱為「德國的壁畫村」

壁畫的主題大多是以耶穌受難為主,還有一些是童話故事

33.JPG

 

42.JPG

 

34.JPG

濕壁畫,原意是「新鮮」,是一種十分耐久的壁飾繪畫,

泛指在鋪上灰泥的牆壁及天花板上繪畫的畫作,14-16世紀時所形成於義大利。操作困難,今已罕見。
製作方法:通常是先在牆壁上抹上幾層灰泥,有時多達四層。

在倒數第二層(義大利文:arricciato,意為粗抹)上勾出要畫的圖形(即初步輪廓,義大利文:sinopia,義為草底)。

然後刷最後一層石灰漿(義大利文:intonaco,意為刷灰)。研磨好的乾粉顏料摻入清水,製成水性顏料,

趁石灰漿未乾前,再將顏料塗在剛抹在牆壁表面的濕灰泥,刷灰面積夠一天的工作(義大利文:giornata,意為一日量),

再等待灰泥乾燥凝固之後,便永久保存於牆壁表面。其缺點是乾得很快,繪圖者動作必須很快。

(資料來源:維基百科)

35.JPG

 

36.JPG

Pilatushaus~著名的濕壁畫房舍之一

37.JPG

 

38.JPG

 

40.JPG

 

41.JPG

 

43.JPG

可能是淡季??路上遊客很少

有很多商店,雖然有些沒開,但也夠我們逛逛

44.jpg

有些房子的屋頂有擋雪的裝置,可防止雪掉下來砸傷路人

52.JPG

 

51.JPG

 

45.JPG

 

46.JPG

 

47.JPG

 

48.JPG

 

49.JPG

 

50.JPG

這裡最有名的壁畫應該是小紅帽Rotkäppchenhaus

小紅帽的位置比較偏僻,距離我們集合地點有1km,來回要快半小時,時間不夠,沒辦法過去>"<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瓔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