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ay3:池上伯朗大道->池上飯包博物館->卑南文化公園/考古現場/月形石柱->卑南豬血湯/陳家麻糬->知本橙品溫泉會館
第三天主要的行程是去知本泡溫泉,會經過台東市區,當然要吃美食,是我們都很喜歡的卑南豬血湯和陳家麻糬
還有一點點空檔時間安排去卑南文化公園
導航又秀逗了,明明有大馬路可以走,卻帶我們走山路,路邊還有牛耶
免費停車場
卑南文化公園
電話:089-233-466
地址:台東縣台東市文化公園路200號
我們車子停在最上面的廁所旁邊,看這張圖才知道入口也有停車場
卑南遺址出土的國寶:喇叭型玉環.玉管.人獸形玉玦.鈴形玉串飾
遊客服務中心展示廳
開放時間:09:00~17:00
休館時間: 週一(遇國定假日、補假日、選舉日則照常開放)、農曆除夕、年初一
買票時工作人員說如果還要去史前館可以買聯票比較划算...可惜沒時間啊
老公沒興趣看展覽,只有我和小孩進去展示廳
這篇是拖文超久的遊記,展示廳在3月開始整修,於7/31重新開放
卑南文化最特別的就是石板棺,為板岩砌成,棺內有大量陪葬用的玉飾
為全台規模最大,地下出土文物最豐富的遺址,也是環太平洋與東南亞地區規模最大的石板棺墓葬群遺址
很冷清的展覽館,整修過後應該會增加一些遊客吧
複製品月形石柱
織布
可怕的成年禮,要拔四顆牙
這一區小孩最有興趣,可以玩沙挖寶
又回到展示廳,前方是出口
雖然場地不大,但規劃得還不錯,對卑南文化有更多的認識,相信整修過後的展示廳一定更有看頭
本來還想往上走去瞭望台,那裡有展示3具石板棺(仿製),還可以眺望台東市
走到一半,小孩說他不想走,無奈走回展示廳門口和老公會合
剛才老公沒和我們去展示廳,在戶外拍到好多鳥,不過都是以前有拍過的鳥
樹鵲.烏頭翁.紅尾伯勞.紅嘴黑鵯.五色鳥
接著去考古現場...後來才想到還有家屋和少年會所沒看啊
考古現場
開放時間:8:30~17:00(週一公休)
考古現場仍然持續進行考古挖掘工作
這裡剛成立時只是一塊平地,現在已分為四個區域
還好有解說牌,不然真看不懂
最後要去月形石柱,沒看到指標,不知道怎麼去?
在解說牌旁的資料幫了大忙
原來另一個出口可以走到月形石柱
走到一半終於出現指標,順利找到月形石柱
月形石柱為一級古蹟,是卑南文化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之一,已有二.三千年的歷史
六十多年前日本學者鹿野忠雄在這邊看到無數的石柱,如今僅存這一個了
月形石柱在台東火車站後方,1980年興建車站時,發現了卑南文化遺址
因此成立台灣首座遺址公園"卑南文化公園"
結束考古之旅要去吃美食,去年在台東最喜歡的小吃,念念不忘的美味
去年食記===>台東~卑南豬血湯/陳家麻糬
到了門口覺得很奇怪,怎麼沒人排隊,店裡也好空,去年可是裡外都是人
愛推銷小菜的店員也沒問我們要不要小菜,原來是小菜全賣光了
店員說只剩豬血湯,那正好,我們就是專程來吃豬血湯
過沒多久,豬血湯也沒了,好幾組客人只能失望離去
能吃到這三碗豬血湯有多幸運,再晚幾分鐘來就吃不到
時間還不到二點半就全賣完,而且還是平日,好誇張
卑南包子還是一樣很多人,晚上就可以免排隊吃到它(民宿提供的宵夜)
這邊也有叮哥茶飲,小孩發現的,眼力真好
到台東必喝的叮哥,便宜又好喝
價目表
陳家麻糬
都還沒走到店裡,小孩就在說他要吃上次那個冰的花生麻糬,關於吃的記憶總是特別好
他一拿到鮮奶花生麻糬很快就吃完了,來不及拍照
還買了4個麻糬要帶去民宿吃